前言:中国的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宋。仅仅有文字记载至今就已流传2500多年了。人们围绕着古代人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认识和崇拜,以及衍生而来的许多美丽的爱情传说,从而派生出除“七夕节”之名以外许多富有自然与社会意义的民俗节名,成为了中国历史最悠久、颇有内涵的传统民间节日。那么,七夕节是怎样一个传统民间节日呢?其如何起源和演变的呢?其又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内涵呢?[节选自作家、民俗学家艾君刊发于2020第23期《工会博览》杂志的文章《从对自然天象崇拜到“七夕鹊桥会”传说》]
艾君“我们的节日”讲座之“七夕”
从对自然天象崇拜到“七夕鹊桥会”传说
--从古籍诗词中探寻《七夕》起源以及文化内涵
作者:艾君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七夕》中的诗句。
诗人在七夕之夜,仰望天空,遥想牛女(即牛郎织女)相聚情景,不由想起爱妻早亡,于是创作此诗以思追悼。其实,关于牛郎织女故事中相关意象的诗歌出现很早。从古至今,关于牛郎、织女相会日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令历代诗人农历七月初七吟咏不已。大约2500多年前,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了牛女星座诗歌的记载。譬如在《小雅·大东》篇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诗句大意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统治者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无恤民之行,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联想,还无任何故事情节,也似乎没有象征爱情寓意。此时所描述的牛女还只是天上二颗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见,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辰敬畏和崇拜。
而到了汉代以后所流传的古诗词中,牛郎、织女便逐渐完成从神到人的变化,即由星座的记录观望到爱情故事的变化。这在西汉文学家、思想家傅玄的《拟天问》中,就有了“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的记述。从上述我们可知,中国七夕节历史悠久,从《诗经》记载看,远远于2500年前、中国的“七夕节”内涵丰富,不仅涵盖中国人对自然星象的崇拜,也包含着中国人对爱情的忠贞执着和憧憬。
七夕节的起源以及历史演变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宋,有文字记载已有2500多年了。节俗流传至今,人们围绕着古代人对牛女自然天象的认识和崇拜,以及衍生而来许多美丽的爱情传说,从而派生出除“七夕节”之名以外许多富有自然与社会意义的节名。如,“七月七、七巧节、七姐诞、女儿节、七七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乞巧节”等,成为了中国历史悠久、富有内涵的传统民间节日。那么,七夕节是如何起源的呢?在博主艾君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信仰。【省略】其次,来自对鬼神崇拜。【省略】其三,来自对自然的崇拜。【省略】
由此笔者看,正因为以上三种崇拜,从而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民间节日。而“七夕节”的由来,也正是来自于古代中国人对天体自然的观察认识和星宿崇拜衍化而来,并演绎出观星文化--“牛郎织女”。
远古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远古时代,古人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也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座。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一“织女”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据《春秋命历序》记载,“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汉书·律历志》《说文》《天官书》《开元占经》《汉书·地理志》等都有相关记载......【省略】
关于“七夕”之日。即,月逢七、日逢七,也为“双七”日,古代对“重日”非常崇拜,一般列为吉庆日。在古代,日、月、星都叫曜,而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就叫“七曜”,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在《尚书▪考灵曜》记载,“七曜俱在牵牛初度”。《永乐大典▪易纬通卦验补遗》说,“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而《易传》说,“日、月、五星,起于牵牛。”《汉书·天文志》:“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正因为有了双七之日,牛郎星、织女星相会,这就增加了许多对天象的崇拜。
从历史文献、古俗遗迹以及流传着的民间传说来看,随着人们对天文星象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节俗的发展。其中,天象中的婺女星,后来被文人墨客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她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会”便诞生了。后来历代文人墨客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省略】
古诗中所反映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2500多年以来,“七夕节”传承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基因流传下来。也赋予了“七夕节”许多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是在传统社会倡导做名心灵手巧的女子。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供奉颂扬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技艺。据南朝梁宗懔撰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时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南朝梁诗人刘遵的《七夕穿针》诗写道,“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而南朝梁简文帝的同名诗也写道,“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再看南朝梁诗人刘孝威的《七夕穿针》诗,“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持缝合欢扇。”
艾君认为,这些都反映了古代女子对“七夕穿针”的重视,这也反映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上倡导向织女学习做名心灵手巧的女子的社会风尚,由此也带动了传统中国纺织服刺绣业的发展。
到唐时,女子乞巧习俗更为盛行。诗人崔颢在《七夕》诗中写道,“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此诗写七夕之夜,长安城里家家户户的女子都在月下兴高采烈地比赛穿针引线。形象描述了都城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风俗的普及。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也有了传统中国民间男人崇尚找个“巧媳妇”的希冀。
清代女诗人徐瑛玉《乞巧》诗,以其女性所独具的细心和体贴来看乞巧,别有新意。诗中写道,“银汉横斜玉漏催,穿针瓜果置妆台。一宵要话经年别,那得工夫送巧来?”
二是传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婚终身的爱情宿愿。千百年来,人们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及其悲剧性形象赋予了